|
|
|
界面局部放电分阶段发展模型和定位技术
(1)界面局部放电发展的三阶段模型
发现了界面缺陷的局部放电的发展演变规律:即表面放电,加强的内部放电和对地的单极性放电三阶段模型,如图所示,参见(周凯等,高电压技术,2014)。审稿人这样评价:“该论文是审稿人近年少见的能对电缆终端局部放电机理进行研究的好论文。”

(2)短电缆的局部放电定位和基于时间反演的局部放电定位
提出对局放信号特定频段连续小波分解与能量峰值识别算法结合的方式,优化对局放单波的能量峰值识别法,解决了在短电缆中振荡波局部放电定位的波形混叠问题,定位精度得以大幅提高,改进的定位效果如图2所示,具体参见(赵世林,周凯等,电网技术,2017)。

时延估计与相速度的频变特性是影响局部放电定位精度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反演(TR)技术的局部放电定位方法,该方法无需直接对局放进行时延估计并考虑了相速度的频变特性,注入后的脉冲及聚焦效果如图3所示,采用本方法后定位精度得以大幅提高,具体参见(谢敏,周凯等, 2018,中国电机工程学报),并授权了相关发明专利(周凯等,一种基于时间反演的电力电缆局部放电定位方法,2018)。
定位技术用于振荡波局部放电仪的开发,开发的测试平台及处理软件如图4所示,成果也应用于云南电网和四川电网。
|
|
|
|